河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课题组完成的《河北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报告(2011—2015》(简称《报告》),近日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。
该书也称为“河北社会科学绿皮书”,由2011年至2015年河北社会科学发展研究报告汇集而成。该书对五年来河北社会科学发展做了较为系统的全景式研究。读者可以从中了解“十二五”期间河北社会科学走过的轨迹,认识河北社会科学研究的热点,把握河北社会科学发展的脉路,预测河北社会科学的走向。主要特点表现为:一是地域性。社会科学是一个大的系统,不仅由不同的学科体系构成,而且在不同的地域其发展特点也有所差别。《报告》从组织系统、专家队伍、学科发展、学术活动、科研成果等角度较全面地概括了河北社会科学发展的年度现状,是把握河北社会科学全貌的一把钥匙。不仅如此,《报告》还把河北社会科学放到全国社会科学这个大系统中作分析比较,从中观察河北社会科学发展的座标。二是连续性。社会科学的发展是一个承前启后的过程,学科建设和学术研究有自身的规律。《报告》以年度为单位持续跟踪河北社会科学发展的轨迹,把河北社会科学的不同学科、不同专题、不同系统发展变化中的点连接成线,有利于发现河北社会科学发展的规律和特征。三是研究性。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生活的规律,把社会科学作为研究对象是社会科学的任务。《报告》没在停留在一般性地记录和描述年度河北社会科学发展现状上,而是从河北社会科学的现实发展中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、研究问题、回答问题,提出繁荣发展河北社会科学的对策建议。
有20余位社会科学专家、学者参加了《报告》的研究。他们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,集中多方面的智力资源,延伸不同专题研究触角,形成团队合作的乘数效应,打破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单兵作战的传统,创造了协同攻关研究的新经验。 |